网上举行孝亲感恩会 韩江中学提倡孝道 爱与感恩

(槟城讯)跨越时空,韩中散播感恩与爱!为了教导学生们身体力行,传承孝道,学习感恩及回报父母无条件的爱,家教协会与韩江中学近10年来都举行孝亲感恩会。由于去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所以韩江中学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孝亲感恩会。为了让学生们居家也能够尽孝道,韩江中学与家教协会在今年也举办线上的方式进行孝亲感恩会,以灌输学生们感恩的心,在家向父母表达养育之恩。于6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时,韩江中学董事会总务拿督陈显裕律师、董事兼家教协会主席吴松文博士、江美利校长及老师们,连同全体初中一学生与家长们共同参与2021年韩江中学线上孝亲感恩会。
董事兼家教协会主席吴松文博士表示,父母在孩子还是胚胎时就开始付出无私的爱,给于无尽的关怀及照顾,使孩子可能把父母的爱和付出视为理所当然。父母每天辛勤地工作,提供孩子充裕的衣食住行,让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希望孩子在受过教育后能尊重父母,将来为家庭、社会及国家贡献,并获得成功过着幸福和富足的生活。
吴松文博士也敦促学生们要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无私的爱,无论孩子遇到什么困难,父母永远都是最強大的支持者。有时候,学生们在生活上也许会与父母有意见分歧,所以大家应该学会和父母沟通解决问题,共同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吴博士也强调“我们永远无法回报父母无条件的爱及牺牲,希望同学们懂得珍惜和父母相处的时光,感激父母为大家所做的一切。同学们要常怀感恩的心,学习爱与感恩,尊重及爱护父母。”
所谓“敬老应趁早, 免得曰后后悔莫及”,吴博士希望学生们能履行身为子女的责任照顾双亲,感恩父母的爱不应流于形式或局限于特定的时段。学生们可以趁这个疫情期间回馈父母,比如协助居家上班的父母照顾弟妹,分担家务以减轻他们的负担。与此同时,学生们也要自律,自动自发上网课,依时完成老师交待的功课,不让父母操心,这些都是感恩父母的种种方式。
江美利校长感谢初中一的学生和家长们参与本年度的孝亲感恩会,一起感受家庭的乐趣和亲子活动的快乐。校方向来十分注重学生们的品格修养,因此家教协会与校方每年都会举办孝亲感恩会,目的是要栽培孩子拥有感恩的心及真诚孝顺父母的心,并落实在生活中,成为一个有品德的好孩子。
江校长指出,父母是孩子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有赖父母的栽培,辛苦地养育,才能成就孩子们一生的幸福以及美满的人生。当孩子们还是幼儿的时候,父母无微不至,日以继夜地照顾着,一直到孩子们长大成人,父母仍然牵挂着,对孩子们的爱是最真诚、最无私。希望学生们能够记得父母是生命中的贵人,父母成就我们一生的幸福。江校长进一步透露,为了培养学生们拥有爱父母的心和学习孝亲的美德,今年韩江中学的初中一课程增设品格教育,让学生们了解自己、爱与感恩父母,及对待家庭应有的责任。校方也鼓励学生们平常要多照顾自己和家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不让父母操心。
江校长也鼓励学生们在双亲节时要制作感恩卡给父母,准备养生糖水及长寿面给父母品尝,以表达孝心和爱,让家庭生活更加地温暖和融洽,亲子关系更加亲密。此外,学生们也要牢牢记得父母的教诲,把父母的话记在心里。所谓百善以孝为先,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根本。同学们长大成人之后就会明白父母的苦心。将来大家出人头地,事业有成后,一定要懂得报答父母的恩德。
此外,韩江中学的学生也以制作短片、唱歌来传达对父母的爱。江校长也教导学生们准备糖水和长寿面来孝敬父母。就算隔着电脑荧幕,我们仍然感受孩子对父母满满的爱,隔着时空传播。
学生家长郑如毅感激韩江中学能举办提倡孝道的活动,他非常开心能看到孩子们如此孝顺,并希望家长和韩中可以携手合作,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
学生家长谢志勤赞扬韩中举办如此有意义的活动,很多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学业,却忽略品格教育,因此孝亲感恩会让孩子落实爱与感恩,培养孩子拥有感恩父母的心。谢先生认为孝亲感恩会的活动值得传承给下一代,他期待这个活动可以在一年里举办两次。
图片
韩中学生曾恺洁向家里长辈敬茶感谢养育。
韩中学生柯鉴甡向母亲敬茶感谢养育。
韩中学生徐梓晴和母亲分享糖水。

线上孝亲感恩会 教学生敬爱父母

于2021年6月19日(星期六)早上10时,本校家协举办了线上孝亲感恩会。感恩会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此活动由全体初一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在场的有董事部总务拿督陈显裕律师、董事暨家协主席吴松文先生、江美利校长及老师们,共254人参加。
早上10时,活动正式开始进行。这个活动是以观看短片来拉开序幕。短片的主要内容是江美利校长以视频的方式教导同学们亲手制作糖水来感激父母。学生们都做得特别好,还有家长坦言美不美味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校长表示,由于疫情的到来,校方提议采用了线上“ZOOM”的形式进行了本次的感恩会。校长坦言,校方十分注重品格教养,因此与家协每年都会联合举办孝亲感恩会以培养同学们孝敬及感恩的心。校长也提起往年感恩会时的场景:父母都会很积极的带着儿女来参加活动。不仅如此,校长还表示当时同学们是在韩中礼堂内的台上为父母敬茶,与父母忏悔自己曾犯过的错误等。同学们还会为父母庆生,喂父母吃蛋糕、喝糖水等,甚是用心。校长也称赞韩江中学的学生都是懂事的孩子。
后续校长还坦言,在往年学生还会参加“亲子活动”、“家庭合照比赛” 等,以促进亲子关系。江校长还表示学生们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的付出,学生们才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校长表示自己能成为校长也受父母之托福,因为有了父母他才能读好书、上大学、最后当上校长。
校长还补充,即使他未能当上校长,她也十分感谢他的父母的养育之恩。与此同时,校长也表示无论将来同学们有多大的成就,同学们也不可以忘记父母对自己的恩德。校长也向各位家长展现在今年韩中多增了“品格教育”的课程,来培养同学们的品行。她也以韩中生为荣,因为学生们会以糖水、面线等来感恩父母。校长也提醒学生,今年的6月20日是韩江中学的双亲节与父亲节,希望同学们会制作感恩卡给父母亲 ,或者制作一些父母亲喜爱的美食以庆祝双亲节的到来。
董事暨家协主席吴松文先生表示,本次的感恩会是第13 届的感恩会。吴先生坦言感恩会的目的是让下一代有孝心,好好的孝顺父母。由于疫情的到来,同学们及家长们只能迫不得已的参加线上感恩会。吴松文先生补充道,在同学们还未出生时,父母就已经在同学们的身上付出了很多,但是有些学生认为父母的关怀与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先生也陈述了父母用尽自己的努力去赚钱,是为了要让自己的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之后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尽一份力。
吴先生还表示,无论父母遇到多大的困境,孩子永远都是父母最强大的支持者。假如家庭里出现了孩子与家长争吵的情况,他希望孩子可以去尝试解决问题。吴先生也希望通过这次的感恩会,同学们可以感谢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珍惜他们等。吴先生还希望之后同学们可以照顾好父母。
吴先生说,对父母的爱 不一定是要在特定的地点或特定的方式来表达。同学们可以简简单单的趁这个疫情来好好孝顺父母、回馈父母。他表示,同学们不仅要学会自律、主动上网课、提前完成老师交代的功课,同时也要好好休息。吴先生也陈述道:他曾经有想要带他的父母去环游世界的想法,可惜他双亲不幸去世,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遗憾,所以他也让同学们珍惜眼前的父母,别等到父母不在时才后悔莫及。
接着是来自J1E1班的陈昕妤同学与黄靖颖同学代表全体学生致辞以对在场的各位父母以及师长感谢他们慷慨无私的奉献与培养。是他们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第一个带着笑容和泪水抱起我们的;是他们的教导和训诲不让我们误入歧途。这些肺腑之言不是假意,而是同学们的赤子之心所给予父母的真心话。
接着是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敬茶仪式”,同学们都在屏幕前跪向父母,敬茶给他们。同学们也会为自己之前所犯过的一些错误道歉,并不会重蹈覆辙。
J2E4学生家长郑如毅很感谢韩中能举办孝亲感恩活动,非常开心能看到孩子们如此孝顺,希望家长和韩中可以携手合作,让孩子们步入正确的选择。
J2E1学生家长谢志勤赞扬韩中举办如此有意义的活动,很多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学业,却忽略品格教育,因此孝亲能够让孩子明白品德的重要。这个活动值得传承给下一代,因此希望这个活动可以在一年里举办两次。
最后J31的郭同学表演《陪我长大》来做为此活动谢幕仪式。俗话说的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请不要埋怨自己的父母,也请同学们学会,时光荏苒,我们将会长大,他们也将会老去的道理。一家人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此活动圆满结束之后,希望同学们学会珍惜。

疫起不孤单 (2) : 当冠病来到我们班!讲座会

为了更好地了解冠病确诊者以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心理需求,波德申中华中学于6月2日(星期三)晚上8时举办了一场由林明申心理辅导师以及蔡秀琴硕士所主讲的线上讲座会,并同步直播到各校的面子书网页。此讲座的主题为《当冠病来到我们班!》,由林晓薇硕士主持。该讲座开放给师生,家长及各阶层社会人士参与。
林明申心理辅导师表示,在面对极大的生命威胁或是恐吓时,人们通常会出现三种身心反应,分别是战斗,逃跑和僵住。他透露,一旦确诊后,需要给自己一个缓冲期,不要太过于恐惧,因为卫生部会主动联络你,来决定是否要进行居家隔离或到隔离中心。如果身为确诊者,要立即通知密切接触者,也就是B群,以避免病毒继续传染给他人。根据正向心理学,感恩是快乐最大的因素。林心理辅导师认为,尽管一个人身处在很糟糕的环境之下,如果患者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会看到前线医护人员的艰辛,并从中学习,变成一次宝贵的经验。
林辅导师也希望人们不要去一味地责怪确诊者,因为患者有时候已经尽他所能遵守好标准作业程序,但仍然被感染。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感染源来自哪里。此外,他表示,接种疫苗后,还是存在被感染的风险。所以,我们还是要继续戴口罩,因为疫苗只是帮助我们降低死亡率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在此,林明申心理辅导师呼吁民众一定要严阵看待新冠病毒。在这个非常时期,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
蔡秀琴硕士认为,越多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越大的恐惧与不安。所以,透明化地处理事情能最大程度地化解密切接触者心中的不确定性。透明化地处理事情包括了公布确诊人士和其密切接触者的详情。蔡主任表示,民众要尝试接受自己的情绪,如:焦虑,恐惧,沮丧等,因为感受本身是没有是非对错以及好坏的。但是,人们要懂得及时缓解这些负面的情绪。对此,我们可以把这些情绪表达给自己信任的人。蔡硕士透露,当我们在倾听别人的诉说时,我们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告诉他,这些情绪都很正常,让他感到安心。蔡老师也鼓励民众能把自己所焦虑和担忧的事写出来。
蔡秀琴硕士表示,如果身为密切接触者,我们可以试着平静自己的心,告诉自己已经做好标准作业程序,让自己安心下来。蔡硕士勉励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审视自己的情绪。如果情绪较低落,人民可以计划良好且有规律的作息,让自己拥有生活的掌控权,从而化解焦虑。除此之外,蔡秀琴硕士透露,光线可以影响心情的好坏。因此,大众每天可以尝试晒太阳30分钟,以改善心情。最后,蔡硕士表示,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患上新冠病毒。万一我们确诊了,我们不要一直沉浸在自责之中,因为这并不是完全是自己的错。

疫起不孤单

为了让大众在这被疫情肆虐的非常时期学习及了解如何面对失去亲朋戚友的悲痛,波德申中华中学于5月28日(星期五)晚上8时至10时举办了一场线上讲座。此讲座的主题为” 疫起不孤单”,主持人是林晓薇硕士,而主讲嘉宾为冯以量硕士和陈如湘博士。
冯以量硕士表示,疫情的到来导致很多事情人们都无法去完成,比如在疫情之前每一件琐碎的事情都能轻而易举的完成,但如今人们要到外工作或办点小事都是一种非常麻烦的事情。冯以量硕士也坦言,虽然人们可以用科技互相联络,但是人们无法实体地去照顾好家人,例如帮他们倒一杯水、帮忙家人做家务等。
此外,冯以量硕士也透露,在家人患上冠病时,人们的反应可被分成三个最基本的类型:逃避、战斗及不知所措的状态。然而,他表示人们不会永远呆在这几个状态中,而会因每天所发生的各种事故改变。
随即,冯硕士也表示,我们可以观察悲伤者的饮食及睡眠是否抵达极端来判断他们的悲伤程度。他也表示我们可以观察悲伤者的日常活动来判断他们所经历的悲伤是否在严重的影响他们的生活。他建议,为了减轻家属的悲痛,我们应该多陪伴他们、倾听他们、开导他们,而不是放任他们不管。
陈如湘博士表示他感到非常感恩,因为在这艰难的时期他依然能在线上与不少伙伴保持联系。然而,他坦言自己的心情也是挺失落的,因为疫情的到来影响了不少人。
陈博士表示,在我们华人的文化里面,牺牲自我是一个极其被看重的价值观。他表示,尽管我们努力的去保护家人,病毒并无法看见我们的辛劳。因此,他提及,如果我们努力了却还是保护不到家人,我们应该放过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陈博士坦言每个人处理悲伤的方式都不一样,但是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需要空间。陈如湘博士还表示,悲伤不一定只限于流眼泪,生气、毛躁、焦虑等情绪这些也可能源于悲伤。他也坦言,要坦然接受家人离世的这件事情是很难的,而且因为疫情我们也无法给家人举办个妥当的葬礼,心里也会感到内疚。尽管如此,他呼吁大家在这新常态中使用自己的方式与家人道别,好好的把他们送上最后一程。

上网课有利有弊 优秀生: 变得更踊跃发问

b3f8cd581088c706c7a8f5122e07d933

(槟城13日讯)教育受疫情影响下,教学被逼采取虚拟形态进行,许多家长更担忧此模式或影响学生的学习。惟,各考试成绩出炉后,却反映出令人感到惊讶的成果,学生成绩不但没退步,反而进步了。

韩江中学在2020年度的IGCSE(剑桥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及统考考试中,取得耀眼的成绩。168名考生中,有134名学生考获4A或以上,高初中统考则有32名学生考获3A或以上。

这些优秀生于今早通过线上分享会,向媒体分享实体课虽能激发学生投入,但是网课却能鼓励更多学生向老师发问问题,从而深入学习。

沈垲芯受访时表示,实体课与网课各有好坏,对她而言,平时上课时较不敢在班上向老师发问问题。反而,在上网课后,可以通过视讯平台的私讯功能,直接向老师发问问题。

“这也让我比以前更加了解课文中的细节,与老师的互动也有所增加。”

她说,实体课比较有上课的气氛,加上老师的监督,学生们在上课时也比较认真上课,上网课则常常面对网路不给力的问题。

不过,萧恩晴却认为,实体课比网课更好,因为比较容易进入读书的状态,也比较容易跟老师和其他同学互动。

“上网课时,经常会因网路不给力,或是兄弟姐妹干扰,而影响学习。”

询及上网课是否会荒废学习?她则表示,不会,只要平时有养成课后复习,遇到难题时请教老师,以及多做习题的好习惯,学习不可能因此而荒废。

陈政桦强调,个人偏好实体课,因为实体课才能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只有成功建立联系后,我们才能通过网上继续交流,这对学习才更有帮助和意义。”

他分享自身经验,由于美国从生活文化到教育系统与大马是大相迳庭。初来乍到,只有通过实体课,才能与当地同学相识相知,从中学习和适应美国道地文化,并在课馀或其他时间,与同学或师长网络交流。

“所以这是单纯网课做不到的。在美国,容许学生带手提电脑进课堂做功课和笔记,老师上完课后,课程内容就上载云端教室,作业也是这样呈交,方便整齐。”

因此,他认为,在实体课中,适当融入科技,才是最有用的教学模式。

韩江中学家教协会主席兼董事吴松文博士也强调,新冠肺炎加速了大马过去填鸭式教学法结束,“混合模型”(Hybrid Model)教学方式,让实体与线上课并进学习,已成未来新教学趋势。

 

新闻来源: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orth/2021/06/13/417671?fbclid=IwAR3fgPcPlqkwrpPHxHXOD1Fa2B2aGFUYr3NYor7LJ8sxDTBhB7oNoD5cpUM

韩江中学2020年双项考试 (SPM 与IGCSE) 成绩优异 学生陈怿恬考获15A

193691210_4213236165400141_6534203589028639834_n

韩江中学在2020年度的双项考试,即SPM与IGCSE (剑桥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两项考试取得亮眼成绩的学生有陈怿恬15A(SPM 5A+IGCSE 10A) 、黄筠文14A(SPM 5A+IGCSE 9A)、李捷14A(SPM 5A+IGCSE 9A)、吴欣怡13A(SPM 4A+IGCSE 9A)、谢杺沅13A(SPM 4A+IGCSE 9A)、符旭琪13A(SPM 5A+IGCSE 8A)、林欣颖13A(SPM 3A+IGCSE 10A)、王佳佳12A(SPM 2A+IGCSE 10A)、张馨巧12A(SPM 3A+IGCSE 9A)、许涵桢11A(SPM 3A+IGCSE 8A)和甄妮 8A(SPM 2A+IGCSE 6A)。学生在这两项考试中荣获优秀的成绩,让校方引以为荣。
韩江中学一共有43名学生报考2020年SPM考试,当中17名学生同时报考IGCSE及SPM的考试。其余考获SPM 佳绩的统考生是叶嘉杰 5A、刘柔婷 5A、刘睿馨 3A、王凯璇 3A、朱亭箕 2A、黄诗依 2A和陈依雯 2A。
在今年的SPM考试中,韩江中学获得100%的及格率科目有华文、英文、科学及物理,其他的科目如马来文的及格率是93% 、数学92%、历史90% 、化学与高数80%及道德教育76%。
韩江中学校长江美利表示,对于今年的总成绩感到很满意。尤其是去年在面对疫情的情况下,学生们仍然十分自主地学习,勇于面对挑战,把握时间备考,才能考到优秀的成绩。
江校长也指出,韩江中学主要提供统考及IGCSE的课程,校方也鼓励学生附加报考SPM考试,以便提升学术能力。另外,校方也十分注重学生对三语的掌握能力,今年得SPM三语成绩及格率也近乎达到100%,可见校方对学生在语言方面的锻炼绩效明显。校方也会继续加强各学科考试的水平,希望韩江中学来年再创佳绩。
此外,江校长也感谢教师们过去的2020年,政府实行管制令期间,教师们十分配合校方实行“居家自主学习”的计划,积极地准备线上教材,让学生跟上课程进度,所以学生才能够考获佳绩。江校长也感谢董事部、家教协会及家长们的紧密合作,推广“素质教育,培育素质人才”的办学理念,栽培学生成人成才。

韩中之杰出的模范学生 ——访邱永明同学

能够在兼顾学业之余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比赛并非一件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的事,但本校有位多次在校外比赛获奖的模范学生——邱永明同学却做到了。面对着纷至沓来的挑战,他没有弃甲而逃,而是把一切当作可贵的经验。就算遇到了无数一知半解的课题,他也尽力而为,最终凭着日积月累的实力捧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奖杯和奖状凯旋而归,为校争光。
为中学生涯留下闪耀的足迹
如今就读SE21的邱永明同学,曾经在过去几年里参加许多校外学术比赛,同时也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其中包括了2019年国际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IESO)个人铜牌和两个团体银奖、2016年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WMO)铜牌、2020年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竞赛National Award(IAAC)、2018年陈景润杯数学竞赛全马第一、2018年亚洲科学与数学奥林匹克国际竞赛(ASMO)铜牌等。邱同学表示,他所参加的比赛对他而言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有些比赛是在国外进行的,因此他可以借此机会游览其他国家并亲身体验不一样的文化,甚至可以结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为中学生涯增添更多色彩。
如何为比赛做准备?
邱同学提及,学术比赛所涵盖的课题常常会超出学校的教学大纲,这也是参加学术比赛最大的挑战之一。然而,当老师在课堂上教导类似课题时,他能较轻松地掌握其知识。他坦言,对于诸如地质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等从未学过的学科,他必须从头开始,并且多阅读相关资料以理解这些学科。至于数学,他经常会通过做历届考题训练自己。准备过程中遇到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时,他会凭着自己所学的知识仔细思考各种有可能的解决方法,或者尝试询问身边的朋友和上网查询。
那邱同学会不会在参加比赛时因压力太大而产生退赛的想法?他的回答是,由于他会尽量避免在像考试期间的情况下参加比赛,所以参加比赛不会给他造成压力。他也扬言,在兼顾学业之余也积极参加比赛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困难,只需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和充分利用时间备赛即可。因此,邱同学指出,当他感到迷茫时,他都会借助打游戏来让自己放松心情。
全力以赴,保持乐观
每当邱同学在比赛中荣获佳绩,他都会很有成就感,也很感激自己的努力有所收获。“一旦我下定决心参加某个比赛,我便会全力以赴。如果我没办法尽力而为,我宁愿不报名参加。” 邱同学说道。他也认为,与其死记硬背,理解某个课题的概念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因为这有助于激发你对某个课题的兴趣,令你想知道更多。另外,粗心也是许多学生在做数学时最大的烦恼之一。对于粗心的错误,邱同学一直都抱持着“抬头面对错误,然后继续前进”如此乐观的心态。他会仔细分析自己所做错的地方,以防重蹈覆辙。他坦言,粗心的错误是很难避免的,所以他都会尽量避免,并且勇敢抬头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随后抱着积极上进的心态继续向前走。
IGCSE考试目标与未来计划
如今,邱同学已经是一位高二的学生,也即将面临IGCSE考试。为了确保有充足的时间为IGCSE考试做准备,他不得不在今年减少参加校外比赛。他也认为,IGCSE考试是一个让他自己知道这五年以来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识的评估,也是学习路上重要的关卡之一。因此,邱同学表示,他会尽力在即将到来的IGCSE考试夺得佳绩,并且希望父母可以为他感到光荣。在IGCSE考试之后,他也计划报读A-level课程,并且希望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他目前还在考虑自己在大学会往哪个科系深造。
赠言
最后,邱同学想要感谢一直都陪在身边的父母,以及老师们所给予的支持与鼓励。此外,他也要特别感谢本校的教务主任——林松锦老师,感谢他这几年以来协助和支持他顺利参加各种校外比赛。即将在今年为中学生涯挂上句点的他也表示,对于即将离开度过了许多美好岁月的韩江中学,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他会永远珍惜在韩中的所有回忆,并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成功的人不是特别聪明或厉害,只是特别懂得承受挫折,忍耐失败,然后继续努力往前走。是邱永明同学不屈不饶、努力上进的精神,造就了他如今的成就。希望他可以顺利在IGCSE考试考获理想的成绩,前途光明。
“The only secrets to achieving your goals are ample preparation, hard work and learning from your failures,” an inspirational quote that ideally encapsulates Khoo Yun Meng’s notion towards hi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Since enrolling into Han Chiang High School four years ago, Yun Meng has exhibited outstanding, if not phenomenal performances in countless competitions and contests, each time more astounding than the last. His accomplishments include an Individual Bronze Medal and 2 Silver Team Awards at the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 2019 (IESO), a Bronze medal at the World Mathematics Olympiad 2016 (WMO), National Award at the International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ompetition 2020 (IAAC), Top in Malaysia for the Chen Jingrun Cup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 2018 and a Bronze medal at Asian Science & Maths Olympiad (ASMO) International 2018, just to name a few.
The main reason Yun Meng participates in innumerable competitions is that they give him invaluable exposure and new experiences which could not be obtained at school. “Some of these competitions were held overseas, so this gives me a chance to traverse Malaysia’s boundaries and enjoy the sights and experience the unique cultures of other countries.” Moreover, he also managed to widen his social network by engaging with people from all around the world who share the same interests as him, in turn widening his horizons as he conversed and exchanged different ideas with them.
Yun Meng shared that before stepping into any competition venues, he would make sure that he has made a sufficient amount of preparation so that he will not have any regrets, even if he did not do well. “Once I have decided to participate in something, I would be fully committed to doing my utmost best.” For subjects that he had never learnt before such as Geology and Astronomy/Astrophysics, he had to start from scratch and read the relevant materials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subject matter. On the other hand, for subjects like Mathematics which are taught in school, his preparation process mainly consisted of looking through past year papers to get a sense of the style of the questions. Yun Meng believed that in an effort to learn materials beyond the school syllabus for competitions, it has made understanding easier when teachers at school teach similar topics.
“I believe that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is the way to learn.” Adhering to this philosophy of his, Yun Meng has not only strived to impressive heights in terms of competitive activities but also managed to attain remarkable academic results at school. He believes that 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 matter instead of aimless memorising will evok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spur them to learn more proactively. Besides that, Yun Meng also shared that in order to achieve efficient absorption of knowledge, students should try to link the new things they have just learned with the knowledge that had already been in their minds so that they can envision the image more acutely.
When asked about how he juggles between hectic school work, competition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Yun Meng pointed out that it all comes down to being disciplined and managing his time wisely. He also mentioned that he normally tries to choose competitions that do not clash with any major events so that he does not get too stressed out. However, he does not think that it is humanly possible to stay constantly motivated without burning out. Thus, whenever he hits a blank wall, he will take his mind off things for a while by gaming.
Being so active in competitions, it is no wonder that there are instances where mistakes were made and expectations were not met. When faced with these occurrences, Yun Meng would handle them based on his belief, which is to “deal with it and move on”. He would analyse where he went wrong so that he will hopefully not repeat the same mistakes.
He voiced that careless mistakes are unavoidable, so he just tries his best to minimise them as much as possible.
With the IGCSE examinations right around the corner, Yun Meng claimed that he will have to be more selective in the competitions he is taking part in this year. He believes that though examinations are important as they are checkpoints in the academic journey, other forms of learning to complement the formal education process are also crucial, so he will not be bailing out of competitions entirely. “I will be narrowing it to only a few of my favourites as I also want to do well in IGCSE and make my parents proud.” After graduating from high school, Yun Meng plans to enrol in an A-level programme.
Lastly, he is most grateful to his parents, who have always been there for him through thick and thin. He is also thankful to the school and teachers for their support and encouragement. He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e Dean of Studies, Mr Lim Seong Gim, who has been very helpful throughout his time at Han Chiang High School.
With graduation approaching ever so quickly, Khoo Yun Meng conveyed that it is with a heavy heart that he leaves the school where he has spent so many wonderful years as he embarks on the next phase of his life.
“I will forever cherish my memories here.”

第十届美术与设计科展

第十届美术与设计科展——《Revolution 改革》寓意着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来呈现、突破新的事物,尝试更多新鲜、特别及冒险性的作风。由于近期疫情愈发严峻,今年的美术展暂定于7月15日进行。若疫情逐渐好转,本校会以实体方式在韩中室内体育馆进行展览;反之,如果疫情持续,我校将会以线上影片的方式进行展览或者尝试用虚拟展览的方式来呈现学生们的作品。
蔡锦鸿师
由于疫情严重, 学生会各自在家进行准备,当然也会透过网课了解学生面对的问题。此外,美术展所展览的作品有包括水彩画、水墨画、素描、服装和平面设计的作品以及电脑设计作品。蔡老师透露,在准备过程中学生无法面对面进行讨论,也导致他们无法详细了解问题以及更好地解决,老师和同学也因为同时面对行动管制令所以也一样无法照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
蔡老师表示,今年的美术展遇到了重重挑战,但是无论如何学生和老师都会尽全力以最好的方式来为大众呈现作品。蔡老师扬言,他对今年的美术展最大的期望就是在一个特别的情况下,以特别的方式来表现出更特别的事物。蔡老师还称赞道,大家都很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来自CV3班的陈凯建同学和罗松威同学。他们都很认真的在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努力表现作品和提升自己作品的水平。
最后蔡老师想要对所有美术生说,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障碍,大家一定要有信心和努力跨越,呈现一个好的作品,加油!
许怀淅
许怀淅的作品《行走的花园》 (Walking Garden)大约花了三个月来完成, 可以算是个大工程。许同学透露,这杰作的灵感来自爱丽丝梦游仙境, 而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因为这是花朵和行李箱的结合,可以把争奇斗艳的花朵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创作这个作品的意义是想要把内心之所向的世界或是梦里的世界展示在一个可以移动的东西上。许同学分享道, 作品本身的风格是色彩鲜艳的假花, 特点则是专注于动物身上的花,而动物的形状和花的底部都用黏土泥制作。许怀淅同学表示,他想要把花衬托出来的魅力散播给欣赏他作品的人们,因为他深信美丽的花可以给人带来正面的力量。此外,他坦言,不同品种的花朵都有自己的花语, 给人带来的意义也会不同。
许同学透露,由于作品材料的价格昂贵,因此他会打工赚钱来换取材料费用。再来就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许同学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打工赚钱之上,因此回到家的时候体力已经耗尽,无力再准备作品了, 所以他会利用空闲时间来完成。最后,源于疫情关系无法跟朋友直接接触,也不能随便出门买材料, 为有一个解决方式就是与朋友视频聊天, 有机会出门的时候会一次过买完需要用到的作品材料。
许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表示很满意, 他给自己的作品打85分, 另外的15分会留给下一个作品。这是他第一次制作行李箱的作品, 虽然成果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是他相信日后的作品一定可以超越这次的作品,因为只要愿意努力,换来的成果肯定会更丰硕。最后许同学分享道, 未来会从事舞台设计师或者演艺类的工作。
王子瑶
“作品的意义是为了让长途跋涉的人们依然有希望和依靠”。富有感情的作品——《思念》总共用了一个月来完成,灵感主要来源于当时的心情和处境。当然也有参考一些网络上的各个艺术和设计展,了解各个设计师对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了解更多不同的作品来帮助创作思路。来自CV3的王子瑶同学表示,在自己的作品里会发现一棵大树,树象征另一种生活,内敛、沉思、不争论。而自己便是个性格较急躁的人,创作这个作品也是想让自己放慢生活步调,让自己冷静下来,好让自己能好好观察周边事物。
作品名字取名为《思念》的原因很简单,画中有家、树、船只等,感觉就像是一个熟悉的环境,作品本身看起来带有清静、思念家乡的情感。作品本身的风格是比较休闲和宁静的,特点在于那棵树的叶子是白色的而非绿色,因为这个作品有思念的成分在内,白色的叶子更可以呈现出思念这两个字的主要意思,因此特意把叶子颜色换成白色。王同学希望可以让欣赏她作品的人带来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并好好享受它所带来的清静,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王同学表示,在制作《思念》的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自己表现不出这个作品的层次感,因此他会向老师请教,老师所给予的教导也是自己想要的效果。王子瑶同学分享道,他对自己的作品甚是满意,因为这个作品像是记录了她生活的点点滴滴。
宋勇政
宋勇政同学名为《青·绣》的作品 富有历史悠久、手法独特的气息。宋勇政同学把这些青绣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放在了自己的作品上。这个作品总共用了4至6个月来完成,意义是想用现代艺术来展现出中国的青花特点。作品的特点灵感是杯垫上的青花,是杯垫上的图案让宋同学联想到了青花瓷,因此便有了灵感。
一开始在创作作品的过程当中还没接触过裁缝,所以为了作品他在网络上找了各种视频来学习裁缝的技巧。宋同学表示自己也有向老师和同学询问该如何裁缝。但是作品的一针一线还是由自己一个人独立完成。他透露,由于家里的裁缝机过于老旧,所以便在毫无机器的份上自己用手裁缝出作品来。
“只要勇敢去面对,进步的会是自己”。宋勇政同学分享道,由于中国如今的迅速发展,自己的作品是想要让观看者了解并铭记不经时代与岁月改变的中华文化,以免华人祖先传承至今的文化被现代科技淹没及被人类遗忘,并且展示出以前中国青花的风光。宋同学对自己的作品很是满意,因为毕竟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件自己动手去创造的衣服。最后他透露,他未来的职业方向会以汽车和摩托改装为主。

杰出学生陈政桦同学再夺佳绩 三个全球最高分及全球八科总计最高荣誉奖

继IGCSE考试中考获11A+的好成绩后,毕业前就读SE21的陈政桦同学再次捎来好消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再次获得令人惊喜又兴奋的成绩——数学、地理和电脑科学全球最高分以及全球八科总计最高荣誉奖(First Place in Best Across Eight)。
对于这次取得非凡的佳绩,陈政桦同学很是意外,同时也非常自豪和有成就感。他表示,毕竟电脑科学是自学的科目,所以能考获全球第一实在是得之不易。陈政桦同学也非常高兴可以在数学及地理同样获取全球最高分的殊荣。当然,令他感到最欣喜的非First Place in “Best Across Eight” 莫属了。这个奖项的计算方式是从考生所报考的科目当中抽取考获最高分的八项科目,然后将它们的个别分数进行相加后与全球相同考试系列的考生进行比较,而他在所有人当中持有最高的分数!能在全球140多个国家及超过4500间学校中脱颖而出并考获全球八科最高总分,成为当中最优秀的学生是一件多么大、多么难得的荣耀!他非常开心自己可以为学校创高峰,成为韩中首位获得由剑桥颁发的First Place in Best Across Eight奖项,再次打破学校学术记录,为校为国争光!因此,他会好好珍惜这份成就,并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陈政桦同学透露,去年突如其来的居家学习对当年的各个考生而言都非常的不容易,而且在考试期间,他还有一段时间需要出门办出国手续。当时,他拿着一整叠的试卷在移民局隔壁的咖啡厅做数学题,有时还在移民局内一边看电脑科学的教学视频,一边等候。此外,在考IGCSE期间,他有其中两天需要和家人从槟城驱车到当时因疫情严重而被封锁的吉隆坡去进行面试,以办美国签证。忙得不可开交的他难免会感到身心疲惫。因此,这个成就也代表着他的一切努力并没有白费。
那究竟陈政桦同学是如何在数学和地理考取全球最高分?他分享了自己为数学备考的学习方式和技巧。对他来说,考取好成绩的先决条件主要是在上课时专心听讲,随后在家做历届试卷,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向师长请教。至于地理,他会经常阅读新闻及跟进时事,偶尔会与家人到外地参观一些具有特殊地理特徵的景点,如印度尼西亚的伊金活火山 (Mt. Ijen)和布罗莫活火山 (Mt. Bromo)。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旅游经历不但有助于深化他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而且也让他可以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他同时感恩自己伟大的妈妈打从他出生开始选择放弃自己喜爱的高薪职业成为家庭主妇,无不时时刻刻地在教导他及哥哥课业以外的常识及待人接物的处事态度。
此外,陈同学坦言,自己会选择报考电脑科学这门学科是因为他对电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想借着报考电脑科学以了解更多与电脑有关的知识。他也希望自己以后往这个科系发展,所以就当着是给自己的一个挑战,测试一下自己是否适合在将来专修这个科目。他相信通过在IGCSE报考电脑科学可以协助他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让自己能够在电脑科学这门学科打好基础。他非常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给予他的信任及尊重他的每一个决定。这充分的让他有自主权决定自己向往的方向及目标。
陈政桦同学的爸爸是一名工程师。他在政桦年幼时就发现政桦对电脑这一方面很有天赋。因此,爸爸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学习组装机器及编写代码(coding)。后来,他与几十位同学在校方的支持下成立了创发学会。此外,他还代表学校参加过好几次的创发国际及全国赛,并获得了许多了不起的奖项。自己也是2019年由本校所主办的全国性创发展览的技术人员,负责协助其他展览者解决在代码上遇上的种种困难。他表示,这些可贵的经验不仅帮助他了解并掌握电脑科学的课文,也使自己可以在做考题时给予正确而清晰的答案。此外,遇到一知半解的课文或概念时,他都会积极地向爸爸请教或者上网查询。
陈政桦同学觉得他所购买的电脑科学课本编写得过于精简,不适合用于自学,因此很难快速理解所有课文。所以,他会运用先前对电脑的认识以及互联网上的资料来了解课文。此外,自己准备电脑科学的时间也非常的短促。由于他是在决定报考了IGCSE后才开始进行备考,因此时间极其紧迫。陈政桦同学透露,他记得在考电脑科学的前几个星期,有一个朋友问他:“政桦,你还剩下那么多页的课文需要读,你还来得及吗?” 。而当时他的答复是:“再煎熬也好,我也得坚持到底,漂亮地完成这场考试!”他说, 既然已经下定决心报考了电脑科学,就得全力以赴地往前冲,无论如何也不能考得比其他科目逊色。
经过这次的考试,陈同学想要对未来想在IGCSE报考额外科目的学生说:“只要你相信你有能力承担多一个科目所带来的额外负担,那么你就应该勇敢地去报考额外的科目。” 他坦言,自学一个科目一点都不简单。因此,在报考额外科目之前一定要确定你是对该科目持有一定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持续的动力跑到终点线。当然,在报考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过由剑桥发出的考试范围,了解课文大纲,看过历年试卷,确定自己是否有把握自学那个额外科目。
最后,陈政桦同学非常感谢他的父母陈永福先生和张溎玶女士对他的用心栽培及养育。若是没有他们不休的支持和鼓励,他绝对无法考取如此辉煌的成绩。除此之外,政桦也特别感谢他的哥哥陈政源对他学业的关心及指导,在他遇上难题时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提供他提示和技巧。当然,陈同学也对所有曾经教导他的老师们深表感谢,谢谢他们给予的谆谆教诲。
不是所有坚持都有结果,但是总有一些坚持,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培育出十万朵怒放的蔷薇。困难总会终结,坚强的人必定永存。再次恭喜陈政桦同学获得如此耀眼的成就,并祝福他前程似锦。

Global honours for Malaysian teen

Tan Zheng Hua (2nd left), 18, taking a picture with his (from left): brother Tan Zheng Yuan, father Tan Eng Hock and mother Teoh Kooi Peng, after receiving the Cum Laude award at Hamilton High School, Chandler, Arizona, United States.// Provided pic // 28 May 2021
Tan Zheng Hua (2nd left), 18, taking a picture with his (from left): brother Tan Zheng Yuan, father Tan Eng Hock and mother Teoh Kooi Peng, after receiving the Cum Laude award at Hamilton High School, Chandler, Arizona, United States.// Provided pic // 28 May 2021

 

THANKS to great determination and persistence, Tan Zheng Hua scored 11A+ in the 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GCSE) examinations.

The former Han Chiang High School student came first in the Best Across Eight Cambridge IGCSE examinations, an award which is calculated by adding up eight of Zheng Hua’s highest scoring subjects.

Zheng Hua, 18, also bagged the ‘Top In The World’ awards for IGCSE in mathematics (without coursework), geography and computer science.

“I am proud to be the first person from my school to achieve such heights and bring glory to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country.

“I want to thank my principal and teachers for their guidance all this while, ” he said in a Zoom interview.

He is now studying at Hamilton High School, Chandler, Arizona, United States, to get his high school diploma.

Zheng Hua is planning to ente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next year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and cyber security.

“I am interested in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subjects as well as history and geography.

“It is my dream to study at MIT but I know that the requirements are strict.

“I am working hard in my studies and co-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well as taking part in community projects and camps.”

Besides studying, Zheng Hua also spends time playing basketball or jogging on the weekends.

He attributes his success to his family and teachers.

His father Tan Eng Hock is an engineer while his mother Teoh Kooi Peng is a programme manager-turned-housewife.

“My parents are my inspiration.

“I am grateful that they give me a great amount of autonomy to make decisions.

“Their way of educating me is a mix of liberalism and conservatism, ” he said.

During his free time, he loves to surf the Internet for topics he is interested in.

“I am always interested in current affairs.

“I try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nd case studies for my assignments online as it helps during the actual examination, especially in geography, ” he said.

 

(Resource from The Star 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