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莲花点亮城市空间 韩中机械学会书写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为了培养年轻人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参与不同领域的比赛并提升技能,Penang Science Cluster20241130日至121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在Spice Arena举办了Coolest Project Malaysia 2024决赛,由韩江中学机械学会所派出的两支队伍获得亚军及荣誉奖,为校争光,可喜可贺。
获奖的队伍之一的队长黄俊扬表示,这次帮助他们获奖的项目是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墓地周围,就能充分利用那些人烟稀少和未被好好利用的城市空间。同时,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太阳能电池板上设计的莲花图案,这个设计在佛教中象征着纯洁和重生。这样的结合不仅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在纪念逝者的,同时给这些地方赋予了新的价值和生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些技术挑战,其中的问题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电线与电池充电的电线发生了碰撞。这种接触导致电线过热和熔化,并且出现冒烟现象,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改进,最终采用了塑料或橡胶材料来覆盖和绝缘电线。这一措施有效防止了电线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过热和熔化的情况,成功解决了安全隐患,确保他们的设计可以稳定运行。
同时,他的队伍能够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合作,他们采取了高效且公平的工作分配机制,确保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作品的整个流程分为多个阶段,包括材料采购、项目建造和道具制作等关键环节。
黄俊扬表示,在项目顺利完成并取得成果的那一刻,他感到由衷的喜悦,而队友们也同样充满了成就感。他们共同经历了从策划到执行的每个阶段,克服了重重困难。当看到他们的努力最终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这种满足感和欣慰是无法用简单的言语来形容的。
通过本次比赛,黄俊扬深刻认识到了时间管理在团队合作和项目执行中的关键作用。由于在比赛过程中未能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时间,使他们意识到合理分配时间、设定明确的规定和阶段性目标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黄俊扬鼓励队员们,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创新想法,以推动项目取得突破和进步。在遇到技术难题或思路瓶颈时,要毫不犹豫地向老师、前辈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寻求指导和建议,以便可以在学习的道路上创下一番成就。
另外,获得亚军奖项队伍的队长郑菁莕同学说道,他们作品使用的是在自然界中很容易找到的黄粉虫。这种昆虫具有强大的分解能力,能够有效分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从商业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是一种高效且稳定的解决方法。此外,通过利用黄粉虫进行回收,可以降低废弃泡沫塑料的处理成本,减少塑料污染。
郑同学还透露道,他们看到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极端天气、冰川融化等现象不断发生,这些都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巨大威胁此。因此,他们注意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包装材料,是最难以降解的废物之一,构成了他们灵感的来源。
她指出,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挑战,其中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的队友因获得了奖学金而选择去另一所学校深造。虽然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但他们理解并支持他追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面对成员的离开他们仍然坚持下来并寻找适合的人,最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新队友。
她还提到,她很感谢队伍中的每个成员,成员们的特点造就了项目的成功。队友Daniel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这一点对他们的队伍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他们的项目是用乐高积木搭建而成。而她自己研究了大部分信息的调研,因为她的空闲时间比较充裕。队友Bernice则创作了演示文稿,因为她是团队中最有创意的队员。
郑同学表示道,她听到获奖的消息时感到无比兴奋以及自豪,因为他们终于有机会为韩江赢得荣誉。除此之外,她还透露道他们接下来的目标是能获得联合国SGD奖。最后,郑菁莕同学想告诉她的队友们,即使有什么阻碍你前进,也要抱着永不放弃的精神。

团队合作与技术突破 创发学会闪 Advanced Makerlab

为了提高并且增加和培养学生们对于科技的兴趣以及了解,Penang Science Cluster1130日(星期六)和121日(星期日)在Spice Arena举办了Advanced Makerlab的总决赛。而本校创发学会的4支队伍也参与了本次比赛,并且也荣获了三个冠军以及一个亚军。
许儹羽同学带领的团队在AI:Machine Vision类别中取得了冠军。他们的作品是一个名为“人工智能驱动窒息检测系统” 的项目。这是一个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小车,能够通过摄像头追踪人的状态。一旦检测到有人出现窒息状况,小车会迅速赶到现场,提供自救指导和必要的设备。
项目的灵感来源可以说是偶然的。当许儹羽同学与团队们正在为比赛而思考时,一位队员因为喝水而呛到。而这个突发的小意外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为什么不设计一个能实时检测窒息并帮助解决的系统呢?于是,这个创新项目便诞生了。
项目的设计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技术挑战在于计算能力的限制。小车自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不足,导致无法在10秒内对窒息状况迅速作出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儹羽同学提出将计算数据传输到笔记本电脑处理的方案,再通过网络将结果传送回给小车。这一方法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反应速度,让项目最终能够顺利运行。
许儹羽同学说,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合理分工,谢昆融同学负责演示文稿,林文渤同学和林伟竣同学主要负责硬件设计,而他则承担了代码编写的主要任务,同时协助硬件搭建。
作为团队负责人,许儹羽同学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和能力分配了任务,确保了每位成员既能接受挑战,又可以学习到新技能。
团队的氛围始终轻松愉快。通过无数次的讨论、规划、搭建和调试,他们逐渐培养出深厚的默契,成为真正的朋友。许儹羽的团队中并没有发生过分歧,每个人都对项目抱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
在比赛期间,许儹羽同学的团队们也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展览开始时,项目突然无法运行,而他也不得不将代码恢复到之前的版本。此外,音响系统偶尔也会失灵。但即便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他们始终坚持,因为他们都希望能赢得冠军,不想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许儹羽同学表示,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颁奖时宣布他们的团队获得冠军的那一刻。那种激动和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次比赛不仅让他掌握了更多的网络技术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领导团队。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他会进一步优化小车的移动系统。此外,他也从其他参赛团队中获得了启发,例如有团队使用Raspberry Pi Pico来加速项目运算,这为他提供了新的思路。
许儹羽同学透露,未来如果有机会推广这个项目,会通过视频广告或联系企业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它。对于想参与比赛的学生,不要害怕挑战复杂的概念,只要坚持努力,将任务分解成可实现的小目标,就一定能够完成。
Aurelius Jon同学所带领的团队则在4X4 CAR类别中取得冠军。他的团队所参与的比赛要求是设计一个能够完成障碍赛道,外加一场速度赛的RC car。这是一个驾驶比赛和设计比赛相结合的赛事。
Aurelius Jon同学指出,团队的遥控车采用了不同的输入系统,与使用昂贵控制器的竞争对手不同。他们的控制器是另一支队伍在去年购买的,但是因为其队伍不再使用,因此他们决定加以利用。他们的车子设计参考了现实生活中的车辆,其中就包括了吉普车以及法拉利F40。车上还安装了前灯,虽然最初只是将其作为装饰,但是后来在光线不足的房间里变得非常实用。
此外,Aurelius Jon同学也提到了团队在本次比赛当中所遇到的难题,包括了在3D打印方面经历了多次失败,既要控制车身尺寸,又要避免车身刮到轮胎。在有限的空间内,电线管理也成了一个难题。在编码方面,校准参数并调整灵敏度的过程非常具有挑战性。但是在制作过程当中,使用模拟输入以及输出让他们能够更为轻松地控制速度,以达到需要的驾驶状态。除此之外,电线管理方面也非常安全,而前灯也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他们的作品。
Aurelius Jon同学说,在经过6次模型迭代之后,最新版本的RC Car拥有可拆卸顶部,这让他们能够打造一个固定电路的底座,同时顶部可以根据需求随意设计,设计选择也更加的自由。在这次的比赛当中,Aurelius Jon同学所负责的部分是所有与硬件相关的部分,包括了电路、3D建模。同时,他是障碍赛当中的主要驾驶员,Justin同学负责编写驾驶风格合适的驾驶算法,而Shawn同学不仅负责在他们所自制的赛道当中搭建两段障碍模块,也是速度赛的主要驾驶员。Sze Loon同学则主要负责他们团队项目的媒体方面,设计宣传材料、海报以及网站。
Aurelius Jon同学表示,他们时常通宵玩驾驶模拟器,美其名曰是在练习驾驶。而事实证明,这确实对他们有所帮助。他们在比赛当中所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尽管他们做了充分准备,但仍然差点没能按时完成遥控车。任何可能出错的地方都会导致巨大的问题,比如比赛当天控制器突然无法同步接收器,让他们一度陷入恐慌。
Aurelius Jon同学和Justin同学已经习惯了这种压力,因为参加过很多比赛,并且多次经历类似的情况,其中一次比赛甚至要求他们在5小时内完成一个项目。而Shawn同学和Sze Loon同学也并没有给予自己太大的压力,这种轻松的比赛氛围也激励了他们。
Aurelius Jon同学透露,在比赛当中,令他们最印象深刻的是在障碍赛当中,他们需要完成主办方的赛道及团队所自制的两个模块。然而,他们的车在自己设计的赛道上虽然一度翻了车,却完美通过了官方障碍赛道,而同时他们也是唯一一支完成完美通关的队伍。幸运的是,主办方并未计入他们在自制赛道上的表现。
Aurelius Jon同学表示,如果有第二轮比赛,他会制作一个正式的开关,而不是手动连接电池,并且也会设计多几个不同的车模型,以展示他们可更换遥控车底盘的优势。
Aurelius Jon同学想告诉那些想要参与比赛的同学,虽然第一个原型一定会很糟糕,但这就是原型的意义:分析并改进。学会在压力下工作,因为即使经过数周测试,他们的项目也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出问题,而且也很可能需要在最后时刻完成准备。

 

 

 

同乘风雨与彩虹 铭记恩师与挚友 韩江中学第69届谢师宴

为了让毕业生们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庆祝毕业生们完成中学教育,本校于1124日(星期日)晚上7时至10时在连登堂举办了第69届谢师宴。本次谢师宴的主题为《同乘》。这个主题象征着大海中携手共行的伙伴,同舟共济,彼此珍惜,一同成长。
韩江中学校长江美利硕士强调了今年的主题“同乘”象征着师生间共同努力、彼此扶持的旅程。她感谢所有师生和家长的付出,以及筹备团队的用心付出,并寄语毕业生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热爱,追求更远大的梦想。同时,她希望毕业生能常回母校,与校友会保持联系,为韩江中学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最后,江校长祝愿毕业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未来。
韩江三校副董事长拿督苏创兴先生向全体毕业生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并向辛勤付出的教师们致以最高的敬意。他回顾了学生们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并赞扬了他们的努力与成就。
副董事长特别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们在面对挫折时要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他还勉励毕业生们,无论未来选择继续深造还是投身社会,都要保持热情和自信,以创新和关怀为品质,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最后,他祝愿所有人前程似锦,生活圆满。
谢师宴的节目环节丰富多彩。首先是毕业生献唱《我会等》。之后学生们演唱了《Say You Won’t Let Go》,并通过献礼表达了对班导师的感恩。动情的歌曲《喜欢你》和影片播放环节也让现场的气氛愈加温馨感人。随后,组别“SE2123”所带来的精彩舞蹈表演展现了毕业生们的青春活力,接下来的歌曲《泪桥》更是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此外,组合 “Short ’n Tall”所呈现的舞蹈表演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视听盛宴,而组别“Brain Cells: Line Without A Hook”所带来的舞蹈则展现了学生的多才多艺。
活动接近尾声时,组别“想不到组名8.0”所带来的精彩舞蹈表演和歌曲《Best Part》更是将全场氛围推向高潮。紧接着,主办方公布了时装秀获奖名单,进一步点燃了现场的热情。在欢送嘉宾离席后,谢师宴以大合唱形式圆满落幕,为师生们留下了温暖而美好的记忆。本次的谢师宴于晚上10时圆满落幕。
毕联委财政许展铨同学表示,活动的重点是确保流程顺畅和各部门的分工明确,如嘉宾座位安排和表演团队的协调。尽管团队中有些成员参与度较低,但通过沟通和劝说,最终大家还是齐心协力地完成了任务。提到预算问题,许展铨表示,虽然资金有所缩减,团队通过简化调整也依然实现了预期的效果。他认为,谢师宴的意义在于“幽默老师”,并在毕业前为老师们留下最好的印象。
出席本年度谢师宴的嘉宾有韩江三校董事会副董事长李瑜槟先生、副董事长拿督斯里林嘉水、副董事长拿督苏创兴、副总务黄慧雄先生以及张家朢先生、财政拿督林贵堂、副财政拿督朱章明、副文书黄利生先生、董事连瀛生先生、董事张明坚先生、董事拿督张德仁、韩江中学家教协会署理主席兼韩江三校董事李国祥博士、署理主席周永发先生、财政许志强先生、副秘书袁佳熙女士、理事李金娜女士、理事方伟伦先生、小组委员兼槟榔屿韩江校友会总务骆羙杉女士、小组委员曾伟忠先生、小组委员李愷蔚先生、韩江传媒大学学院校长马国辉博士、韩江小学校长王爱玪校长、马来西亚韩江校友会总会署理会长兼槟榔屿韩江校友会会长黄子维先生、北海韩江校友会会长洪子强先生、署理会长许能进博士、威省韩江校友会会长张明坚先生、韩江童军校友兄妹队主席邱南栋先生以及理事杨成伟先生。

初中第72届结业典礼圆满落幕 364结业生开启高中新篇章

为了庆祝本校初三学生完成初中教育,即将升上高中,本校于2024129日(星期一)上午8时至930分在连登堂隆重举行了初中第72届结业典礼。本次典礼共有364名结业生参与,其中136位来自统考班级,其余228位来自IGCSE班级。本届结业典礼的徽章设计以虎鲸为主题,象征着虎鲸成群结队探索海洋的精神,也寓意结业生们能够勇敢地破浪前行,自由探索更广阔的未来。
韩江中学校长江美利硕士在致词中表示,希望结业生们在升上高中后,能够继续保持对学习的热忱,并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系,充实度过高中生活。她勉励学生们好好把握中学阶段这段宝贵时光,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积极参与联课活动,全面提升能力。
此外,江校长也对辛勤教导学生的教师们表达了衷心的感谢,称赞他们的付出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持。江校长期盼结业生们以校友为榜样,努力突破自我,带着自信与喜悦走向未来。
在校长致词之后,典礼进入了2024年度学术与联课表现优异奖项的颁发环节。获得全级优异奖的学生包括了来自J33班的曾奕洁、王盈淇、陈毓沛、黄仕佳、吴若琪、叶瑞涵、罗可霓,来自J31班的陈暄媛和李洺宜,以及J34班的白兰娜。除此之外,荣获奖项的学生还包括了来自J3E1班的林靖雯、林佳汶、吴宇迅、苏予萱、邱斌鸿、钟润愉、罗凯晴、林铭锋、黄若熙以及许芷榕。
本次结业典礼的结业生代表——李洺宜同学表示,三年的时光就像是一场短暂,却又深刻的旅程,悄然从学生们的指缝间流逝。过去的一切仿佛还在眼前,而未来却已悄然展开。在这三年当中,学生们从未孤单前行,老师们的陪伴就是学生们成长路上的灯塔。李同学透露,三年的初中生活如同打好了人生的地基。而现在,结业生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准备好迎接高中生活的到来。
步入高中,结业生们也即将面对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大的挑战。而这不仅意味着成长道路上的突破,也标志着肩负更多责任的开始。李同学坦言,未来或许充满未知的挑战,但初中三年让结业生们足够坚韧和勇敢。高中注定是一场更为精彩的旅程,结业生们将用成熟的态度迎接每一个挑战,用坚定的信念追逐每一个梦想。
多位班导师也在典礼中分享了对学生的寄语。蔡彦恒老师引用《哈利·波特》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正确的选择,而另一个是更容易的选择”,鼓励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赖婉倩老师希望学生学会感恩,珍惜老师和家人的支持,同时感谢努力过的自己;倪佳佩老师期盼学生们的高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陈柔怡老师表达了对学生配合的感谢;刘赐慧老师则希望学生在学业和特长领域继续发光发热;陈维娴老师提醒学生“今日事,今日毕”,并要坚守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林永富老师希望学生们继续努力;刘振平老师称学生永远是他心中的骄傲;麦雪琳老师则勉励学生改善纪律,按时完成作业。
约上午915分,在场的学生们再次欢唱本校的校歌,正式宣告本次初中第72届结业典礼正式圆满落幕,为结业典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家庭陪伴与乐观心态的力量 访韩江之星陈昕妤家长

为了庆祝韩中学子在各种比赛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韩江中学家教协会于20241127日,上午11时至中午1230分在连登堂举办了2024年韩江之星庆功宴。其中,获颁2024年度表现杰出才艺个人奖共有9人,而陈昕妤同学正是其中一位获奖者。身为本校总学长的她不仅成绩优秀,课外活动方面的表现也毫不逊色。
陈昕妤同学在三语演讲比赛及作文比赛有亮眼的成绩,如2022第三届《情牵中马》全国征文比赛季军、2023北马区三语演讲比赛亚军、2023全国华文独中三语演讲比赛亚军、2023 National Essay Compeition 3rd Place2023 Pertandingan Forum Pelajar Peringkat Zon A Naib Johan2024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国语论坛比赛(A区)冠军以及2024年第44届全国华文独中 三语演讲比赛(三语总成绩)殿军等。
为女儿感到高兴
陈昕妤同学的母亲表示,当她得知孩子获得这项殊荣时,她感到非常开心和激动,因为她把孩子都送到了韩江接受优质的教育,儿子获得了韩江之光,女儿也获得了韩江之星。她认为孩子获奖最值得骄傲的是孩子所付出的努力。陈昕妤同学非常坚持自己的梦想,也很热爱演讲,所以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在陈昕妤同学小时候,父母并没有觉得女儿在哪一个方面特别有天赋,但有全方面的栽培女儿,让她尝试游泳、唱歌、绘画等等。随后在小学的说故事比赛才发现她对演讲方面很有兴趣,咬字也很清晰,所以让她参与了很多这类型的比赛。
保持乐观心态
陈昕妤同学的母亲说,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最注重的是心态和父母的陪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孤独,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因此父母给孩子的陪伴十分重要,同时孩子自己的心态也需保持良好。
陈昕妤同学的心态很好,时常保持乐观的想法。第一次参赛不一定会立刻获得奖项,因此陈昕妤同学是靠着坚持并不断地参赛,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慢慢开始获得了奖项,同时在过程中也抱着永不放弃的精神。获得奖项是对一个人的肯定,会使一个人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因此心态和乐观是影响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的责任
陈昕妤的母亲和孩子是没有争吵的,但陈昕妤有时会面对缺席培训课的困难,导致她需要加快脚步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压力会较大。陈昕妤也是学校的学长,工作量相对也会更加繁重。这时常导致她情绪的波动较大,而作为父母的则会安抚她的情绪,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他人所提供的情绪价值,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因此陈昕妤的母亲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梦想的方法是陪伴,同时彼此需要一起努力,孩子专注在学业和比赛,而父母需要把孩子抚养成人,确保孩子成长为一个开心健康的成年人。
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从陈昕妤呱呱坠地,母亲就一直陪伴着孩子,所以在当陈昕妤遇到挫折和困难,母亲就可以察觉到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这时会引导孩子把问题说出来,但是当孩子成长到青少年阶段时都会把问题隐藏在心底,因此父母更应该要改变方向去引导孩子把问题坦白。
此外,也会和孩子分享自己克服困难的经验,让孩子进行参考。陈昕妤的母亲说,没有一个人做事是可以立刻成功的,所以一定要乐观面对挫折,挺过去就会有很大的收获,也可以吸取许多有用的经验。
家庭的陪伴
陈昕妤的母亲提出,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孩子的成长不能只依赖学校教育,因为孩子较长时间都在家里和在父母的身旁,所以父母的陪伴和家庭的感情很重要。但是在陈昕妤的家庭不存在着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情况,而是双方都有聆听彼此的看法,互相尊重彼此的意愿,也不强迫彼此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陈昕妤的母亲也表示,现代的孩子喜欢和父母拥有像朋友般的感情,互相分享彼此感兴趣的问题,所以她也会主动了解孩子的喜好,因为这可以促进家人之间的关系,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彼此有着共同点。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陈昕妤的母亲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最为重要,因为学校主要提供孩子学问与知识,但是在工作是否会派上用场是一个未知数。相比之下,她觉得家庭的感情和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和家庭相处的时间较长,而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孩子,因此每个父母一定要做一个好榜样给孩子。
至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陈昕妤的母亲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和期待,只希望女儿可以过得开心,因为太过期待会导致结果所带来的落差感更大,但没有特别地去期待的话,结局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额外收获。虽然说压力是推动力,若可以选择,她宁愿女儿承受少一点压力,这不代表推动力会减少,但快乐注定会翻倍。
做女儿最坚强的后盾
陈昕妤的母亲没有刻意去引导女儿继续成长,因为女儿很有主见,并且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所以只要女儿的选择是正确的,父母就会无条件支持她,永远做女儿最坚强的后盾。如果女儿可以在自己追求的领域获得成功当然是好事,但若没有成功的话也没关系,毕竟人生那么长,做好准备再重新出发也不是件坏事,因为没有人指定个人的人生只能做一件事。
家长们多陪伴孩子
对于其他家长,陈昕妤的母亲鼓励家长们多陪伴自己的孩子,因为现在许多孩子缺乏家庭的陪伴。陈昕妤的母亲说,自己之前工作时接触较多小孩子,从中她发现孩子想要的其实并不一定是金钱和物质上的付出,而是父母的陪伴,一个拥抱和问候在孩子心中可能胜过于其他昂贵奢侈的礼物,因为父母的关心会更加的感动和温暖孩子的心灵。
最后,陈昕妤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获奖,而是品德、个人特质、性格特征和格局,因为世界上更加优秀的人很多,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要保持和珍惜自己的特点,不要刻意去模仿社会上任何的成功人士。“虽然你在人群中有可能不是最出色的,但你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你也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大马蝶王:吴天宝讲述蝴蝶园创办传奇 从教师到蝶园缔造者

为了提高学生们对于槟城蝴蝶园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自然生态保护意义的认知。槟城蝴蝶园——Entopia的创办人Mr David Goh受邀到本校参与关于槟城蝴蝶园创办历程的讲座会。Mr David Goh20241129日(星期五)上午10时至1130分在本校礼堂进行分享。
吴先生表示,他曾经是一名教师,而当他在吉打教书的时候,他帮助了一位小孩捕捉了一只蝴蝶,并且在观察蝴蝶时,惊讶地发现那只蝴蝶翅膀的色彩非常漂亮,意识到了大自然原来是如此的美观。因此,吴先生开始爱上,并且不断地去追求蝴蝶的美。吴先生对于捉蝴蝶的兴趣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吴先生透露,在那个年代,全马来西亚并没有任何人研究蝴蝶,所以吴先生是大马第一位研究蝴蝶的人。
吴先生透露,当时他刚开始在欧洲卖蛹以及创立蝴蝶园的时候所遇到的挑战包括了没有足够的创业资金。吴先生当时是一名中学教师,工资加上卖蛹所赚到的钱与创立蝴蝶园所需要的成本差距非常大,吴先生坦言,这对他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吴先生说道,他曾经与一位身为建筑师的朋友商量,提到了他可以向州政府的部长申请一块地以用于创立蝴蝶园。而最终吴先生也成功地租借到了一块适合蝴蝶生长的地。
吴先生坦言,创立蝴蝶园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但幸运的是,在蝴蝶园创立的过程当中,吴先生通过一位英国的好友的介绍下,认识到了一位园艺设计师。在这位园艺设计师来到马来西亚之后,吴先生让他住在了自己的家里。吴先生在演讲中提到。这位园艺设计师仅仅待在了槟城10个月,就把吴先生整个蝴蝶园的设计都建了起来。除此之外,这位园艺设计师也邀请了另一位专家来到槟城,而这位专家是负责教导吴先生怎么避免和有效降低蝴蝶患病的风险。后来,又有一位国际教育专家为吴先生提供帮助,教导吴先生怎么把自己的蝴蝶园宣扬出去,让更多人知道。
吴先生表示,在蝴蝶园刚开幕的时候,他以当时最低的票价——RM2把入门票卖了出去,以吸引顾客光顾。同时,吴先生也在市区里做了2次的广告。而在开幕当天,光顾蝴蝶园的人可说是非常之多。在演讲当中,吴先生也向大家透露了仅仅是当天的收入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6千马币。自从这一天开始,吴先生也拾起了自己的信心。吴先生开始把心思都投入蝴蝶园里,并且一直将蝴蝶园的水平提升。借着蝴蝶园,吴先生的名声也开始大幅度增长。
在讲座的尾端,吴先生坦言,最能折射出他的人生的蝴蝶种类是Jungle Conwy。这个品种的蝴蝶常年居于森林里,不喜欢阳光,并且非常喜爱从树上掉下来的烂水果。吴先生时常在森林里见到这一种类的蝴蝶,它会在地上进食,也喜欢让自己的翅膀开一会,关一会。吴先生就像这种蝴蝶一样,只出现一会儿,很少会看见吴先生出外。除此之外,吴先生还有一只非常喜欢的蝴蝶,也就是绿带翠凤蝶,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关系。这种蝴蝶的翅膀呈绿色,并饰有两条深绿色条纹。在它吸食花蜜的时候,绿色的翅膀也会开一会,关一会。当温暖的骄阳照射到它的翅膀上,那两条深绿色的花纹就会因阳光的照射而变成蓝色,非常神奇。
本次的讲座于1130分圆满落幕。通过本次的讲座,同学们都对槟城蝴蝶园的创办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深入地探索了大自然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