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中迎新日圆满落幕 新生满载而归

为了让初一新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韩江中学于2025212(星期三),举办了初一新生迎新日。当天共有450名初中一新生出席了本次的活动。此外,现场还迎来了多位贵宾,包括韩江三校董事会副董事长拿督苏创兴先生以及董事连瀛生先生、韩江中学家教协会主席吴松文博士、署理主席李国祥博士、署理主席周永发先生、理事方伟伦先生,副秘书袁佳熙女士、小组委员陈星霖先生,骆羙杉女士、巫进有先生以及李愷蔚先生。
迎新仪式于上午8点准时开始,所有出席者齐聚连登堂,奏唱国歌、州歌和校歌。随后,由总学长带领全体新生宣读韩江学生纪律信条并进行宣誓。韩江中学校长江美利硕士受邀上台发表演讲,对在场的初一新生表示热烈欢迎与祝贺。
她强调,韩江中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勤奋好学的态度以及孝顺品德。江校长希望通过今天的迎新日,能够让新生们更加了解本校的办学宗旨,熟悉本校的课程、学习方式、校规校纪和活动等方面。此外,她借此机会分享了几位韩江学子的优异成就。例如,在2024UECIGCSE考试中,学生们凭借卓越的表现,不仅为自己带来了荣誉,也为学校增添了光彩。
她还特别提及本校学子于去年赴美参加2024年世界学者杯之精英赛,并斩获56枚金牌、23枚银牌以及5座奖杯,展现了卓越的思辨能力。同时,本校舞蹈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夺得荣誉金牌,为学校再添辉煌。
紧接着,韩江三校董事兼家协主席吴松文博士在致辞中感谢大家的到来,并向全体韩中教职员工表达由衷的敬意,感激他们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
吴博士勉励新生们珍惜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和学习环境,全力以赴,在韩江探索自我,发掘自身价值与使命。他特别提醒新生,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即做人贵在清白,做事必须认真,做学问要敢于立志高远,同时善于实事求是。
随后,副董事长拿督苏创兴先生敦促新生们谨记韩江中学校训“笃于文行”,并将其作为学习与做人的准则。他希望新生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珍惜求知机会,同时鼓励大家在专注学业的同时,积极参与体育、艺术、社团等课外活动,锻炼综合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自我。
教务处主任林松锦与训育处方益东副校长分别作简报,总结新生在韩江中学第一年需注意的要点。最后,刘泓志与黄若熙同学登台分享他们在世界学者杯夺得的辉煌成就,并鼓励学弟学妹们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竞赛,开拓视野,挑战自我。
在活动尾声,本校华乐团与二十四节令鼓队献上精彩演出,为迎新日画下圆满句点。
 
On the 12th of February, Han Chiang High School held its 2025 orientation day for the junior student intakes. A total of 450 students attended this event, along with their parents and school teachers. Several important guests were also present, including the vice chairman of Han Chiang High School’s Board of Directors, Dato’ Saw Chang Heng,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r Liang Wing Sim, Dr. Ngoo Seong Boon, and Dr. Lee Kok Siong, and several members of the Han Chiang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The orientation ceremony started at 8 a.m. sharp, with all attendees gathered in the Lim Lean Teng hall. After singing the national, state, and school anthems, the head prefect led all the students in reciting the Han Chiang student’s pledge. Later, the Han Chiang High School Board of Directors,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members, principals and vice principals, and heads and deputy heads of each department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To officially start the 2025 orientation day, the headmistress of Han Chiang High School, Madam Kung Bee Lee, was invited to give a speech on stage, during which she extended a warm welcome and congratulations to the junior students present. The headmistress then explained that Han Chiang High School requires all students to cultivate self-discipline and be studious and filial. She also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the achievements of several HCHS students, such as the Intel Global Impact Festival (AI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2024 UEC and IGCSE examinations, which brought glory to both the students and the school. Lastly, Madam Kung mentioned that the school’s English debate club managed to win 56 gold medals, 23 silver medals and 5 trophies in the 2024 World Scholar’s Cup competition held in America, as well as the dance club brought back the national honorary gold medal in the national dancing competition.
At 8.30 am, Dr. Ngoo Seong Boon, the chairman of the 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and member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delivered his speech. In it, he again thanked everyone for their presence, adding a heartfelt thank you to all the faculty and staff of Han Chiang High School. He also expressed his hopes that the new intakes for 2025 will adapt well to their new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become successful students. Dr. Ngoo concluded his speech by advising all students to always be on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be a studious person.
After that, Vice Chairman Dato Saw Chang Heng was also invited to give a speech. He urged the new students to remember the motto and use it as a lear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principle. He hopes the new students will cultivate good study habits and cherish learning opportunities. He further encouraged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various extracurricular academic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foster team spirit,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Then, Han Chiang High School’s Chinese orchestra gave a magnificent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two briefings from Mr Lim Seong Gim, the dean of the studies department and the vice principal, Mr P’ng Yik Thon. They both summarised important points about the new student’s first year at Han Chiang, discussing the many details.
To officially conclude the ceremony, there was a performance by Han Chiang High School’s 24 festive drums team. Overall, the 2025 orientation day was successful and promised hope for all the new intakes.

笔墨迎新春,挥毫展才 韩中挥春比赛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本校的语言与文化学会于2025214日下午2时至4时,在新建食堂联合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挥春比赛。本次比赛旨在通过书法艺术传递新春的美好祝愿,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平台。本次比赛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和初级组,所有参赛学生均需书写两幅七字对联,共十四字。比赛现场充满浓浓的新年氛围,学生们挥毫泼墨,尽显书法的魅力。经过评审团的评选,各组别的获胜者分别是:
高中组
冠军:李禮伸(CV2)
亚军:罗凯晴(SE11)
季军:徐千恩(SE21)
安慰奖:舒睿莹(CV1)、李泽钧(S2)
初中组
冠军:黄钰珊(J3E1)
亚军:廖乐宜(J3E1)
季军:赵泽豪(J2E)
安慰奖:许芷菱(J2)、陈思宁(J2E)
初级组
冠军:傅珠瑛(CV1)
亚军:李佳佳(S3)
季军:宋河贤(J34)

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学习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周聿希获韩江中学颁发“韩江之光”

2020IGCSE考获10A的周聿希同学,毕业后在中国传媒大学就读,并于202526日(星期四)回到母校韩江中学拜访师生,并以杰出成绩荣获国际知名大学录取,学校因而颁发”韩江之光“牌匾以资鼓励。
周同学现在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大三学生,并于互联网大厂进行实习。
周同学提到在大学所选择的专业数字媒体艺术,其中的原因是她对美术和绘画较为感兴趣,但由于理科背景的关系,她觉得自己难以胜任纯艺术类学科。因此,周同学选择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折中方案。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既需要美术基础,也要求具备编程与计算机思维能力,正好结合了她的专长与兴趣。而中国传媒大学作为该专业排名第一的院校,自然成为了周同学的首选。
周同学的目标是留在中国发展,因此在选择院校时,她的报考逻辑依次是专业优先,其次是学校与城市并重。在专业选择这一方面,周同学表示如果对报考专业没有明确方向,小红书是一个很实用的搜索平台,上面有大量真实案例和经验分享。即使没有留学生的具体信息,也可以通过中国学生的帖子了解许多细节。
周同学当时的选择逻辑是结合自身的擅长领域与兴趣,选定一个相对满意的专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专业设置和马来西亚有所不同,未来发展方向也存在差异,因此最好提前做足功课,了解不同专业的前景与培养方式。
对于学校选择这方面,周同学坦言,如果希望在中国发展,建议优先考虑985211院校。 在中国,学历在求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名校背景往往是基本门槛。因此,选择院校时,应优先考虑排名较高的学校,同时关注该校在目标专业的排名。可以通过“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这一官方平台查询具体信息。
周同学也提到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交叉学科。例如,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数字媒体艺术,该专业可能会更偏向编程与计算机;而在中国传媒大学,则更倾向于艺术与设计。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行业资源都会有所差异,并且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差异会逐渐塑造出不同的人才方向。因此,如果希望专业更偏向理工科,就应选择理工科见长的院校。
周同学表示,在选择大学的同时,城市的选择同样重要,建议优先考虑北京和上海,其次为其他一线城市。而其原因在于北京和上海是各大行业的资源聚集地,尤其是北京,几乎所有产业的大企业、学生项目以及学术研究机构都会在此设有基地。地理位置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求职上,也会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资源。周同学透露,她的许多朋友都曾参与过重大项目,如担任春晚导演组成员、成为清华未来实验室的一员等。此外,她们的专业曾与多家互联网大厂开展短期Workshop,前来交流的企业负责人也明确表示,正是由于北京的地理优势加上学校的优质资源,他们才愿意抽出时间来学校发掘人才。因此,身处资源丰富的城市,主动争取机会,就能接触到更好的行业资源。这些总结更多是以现有的认知回顾她的报考经历,她意识到可以做更多的准备。
周同学说,关于录取要求,可以直接在Google搜索学校官网,并且加上“国际处/国际教育/留学生”等关键词以查询具体信息。大部分中国高校要求六年制教育背景,因此仅凭IGCSE成绩是不够的,通常需要完成Pre-U课程或预科班。周同学透露,她个人是通过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预科班申请入学的,但是她会更加推荐IGCSE学生选择A-Levels,因为A-Levels的适用范围更广,不必担心预科课程不被认可而影响录取。
周同学指出,如果因奖学金或其他因素选择预科班,则建议提前通过邮件咨询目标院校,确认该预科班是否被认可。部分信息较为小众,可能无法直接在官网上找到,因此邮件询问是更稳妥的方式。除此之外,周同学也提到了申请时还需准备HSK考试成绩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如果报考艺术类专业,还需准备作品集,通常制作周期较长,建议尽早关注相关要求,以便留出充足时间进行准备。
从高中到大学,周同学认为自己最大的成长是在报考阶段时,她其实可以做更充分的准备,甚至有更大的目标和野心。在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后,周同学深刻体会到,提前了解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做好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为准备不足而错失本可以达到的高度,那将是一种遗憾。因此,在过去一年里,周同学花了大量时间去探索那些原本模糊不清的职业前景,并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路径。从最初的迷茫,到如今对未来方向的坚定,她认为这段经历让我最大的成长就是学会了为自己做决定。
周同学透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固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课程内容广而不精。正因如此,如果对未来方向没有明确规划,就更难针对性地为职业发展做准备,甚至会陷入更深的迷茫。因此,她的做法是逐步建立认知,筛选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建立校内资源网络这一方面,周同学首先通过建立与校内老师及师兄师姐的联系,逐步打破信息壁垒,深入了解专业方向及可能的出路。在交流过程中,她逐渐掌握了更多行业内的信息,并对各类职业选择有了初步认知。同时,在校内建立基本认知后,周同学开始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小红书,搜索关于实习与就业的相关信息,以更直观地了解互联网行业的整体格局。通过浏览大量经验分享,我对行业需求、岗位要求以及职业发展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周同学对想进入传媒或互联网行业的学弟学妹所提出的建议是,学校虽然能提供宝贵的机会,但关键在于自己是否主动去洞察和把握。同时,也需要像其他选择实习与就业赛道的同学一样,逐步积累履历。在互联网行业,学校的头衔固然重要,但绩点和学生会经历并不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更关注垂直领域的实习与项目经验,希望候选人具备完整的项目实践和比赛经历。一旦获得第一份实习,之后的第二、第三乃至更多实习,企业都会更看重你的实际经验,而非学术成绩。因此,提前实习是关键。想要在这个赛道上脱颖而出的同学,一定要未雨绸缪,否则后续求职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周同学透露,在高中时期时,身边同学对自我要求的高标准一直影响着我,而如今当别人称赞她努力时,她常常觉得这更多是自韩江中学以来所养成的意识。周同学表示,IGCSE课程对她的双语能力提升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她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在中国,作为马来西亚人,双语能力和国际视野是马来西亚人的最大优势。如果找到合适的领域,这些优势将发挥巨大作用。例如,在互联网行业的出海业务,企业往往会优先选择具备双语能力、熟悉海外市场的候选人。除此此外,韩江中学的学习环境不断锻炼了她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大学阶段,她也进一步培养了艺术领域的发散思维。这两者在交叉学科中相辅相成,使周同学具备了更全面的能力。因此,韩江中学为我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认知培养和学习基础。
周同学表示,这次回到母校让她感慨万分。正是母校培养的底层思维能力,让她有机会在大学阶段,借助学校资源、地域优势以及企业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如今,周同学的认知水平相比大学前两年,甚至高中时期,都已有了巨大变化。因此,周同学也越来越坚信——认知的提升至关重要。她希望大家都能为自己做出最适合的选择,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