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世界人工智能竞赛 韩中毕业生符敦靖获铜奖
曾毕业于2021年IGCSE理科的韩中学生符敦靖,于今年的8月9日至15日参加了在保加利亚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竞赛Fint 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OAI)”获得了荣誉的铜奖。
这次的比赛在保加利亚举行,从8月9日(星期五)至8月15日(星期四)时长6天。由4个人为一小队。比赛总共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科研-scientific part有三大题,分别关于机器学习、语言处理、图像处理,并且分为两部分——take home (5%) + on site (95%),参赛者会被给予符合职业需求的项目,并要研究和找出解决“制造最好的大模型/人工智能”最好的方法。第二大类:实践-pratical part,此次考的项目是如何用神经框架(Neural Frame)创造最具创意的视频。
韩江中学5年的素质教学中取得优质的成果,因此在IGCSE考试中考获8A+及2A优秀成绩的毕业生符敦靖,是韩中创发学会优秀的学生,在学校期间以创意的设计作品赢得海内外各项科技比赛优异奖项,如在2021年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全国中学科技创新比赛上,以“智能服务员”的科技作品获得亚军。韩江中学优秀的课程和科技知识的教导,让他充分掌握人工智能的知识,并开启了科技的知识。
符敦靖表示,很荣幸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获得铜奖。虽然比赛结果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团队成员们不是很熟悉Neural Frame的操作,导致很多构思都没有办法以最完美的形式展示,导致最后呈现的视频虎头蛇尾而输掉实际赛。其次,科研赛只允许一个队伍使用两台电脑以表现团队的合作能力、竞赛的时间和人选也是有限的。
他说,其余队员们年纪都比他小,涉足人工智能的领域不深。所以团队赛到最后却变成了个人赛,甚至因为时间不足导致他很多的想法来不及实现。最后一题甚至来不及完成,只能屈居铜奖。在他了解官方答案之后,更是为此颇感可惜。
为了练习此次比赛,符敦靖和团队成员们总共解开了8个模拟大题和4个官方大题例子。此外,他也深入研究过一些最新语言模型, 扩散模型的构造和训练方法,以及学习一些与机器学习相关的特征工程。在备赛阶段,搜寻和理解相关的知识无疑是最难的。想要有效地搜寻资料就需要关键词,而现有的语言大模型(chatgpt, claude 3.5等)就成了他挖掘关键词的道具。有了关键词,方才有了解题的思路和搜寻的方向。
最后,符敦靖想感谢此次的带队导师,他本来不在我国今年的竞赛生竞选名单里,是带队导师给了他一次测试的机会。如果没有此次学习的机会,他恐怕无法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Comments for this post are closed.